2009年4月25日 星期六

死亡與重生共存



不管是松羅還是加羅,位於多雨的宜蘭,這些高山湖泊的面貌總是霧濛濛的。當天下午四點多,十四個人終於到了加羅湖




,背上來的食糧,再飢腸轆轆的一行人,搭起炊事帳之後,只要是煮熟的東西,就立刻被掃到肚子裡,包含各種食糧還有我自己帶的香腸跟臘肉,就在一邊嬉鬧一邊煮飯,大家漸漸吃飽,有人就直接睡覺,有人就去找青蛙


早上五點,在周圍的鳥叫聲中起來,據昨天半夜起來的伙伴說,原本一度雲霧瀰漫的天氣,突然雲開了,滿天星空,讓半夜起來的人,又多了一項收穫,





 



湖的一邊有山友喧鬧歡笑聲,我在另外一邊靜靜的、漫步在湖邊。地上的植物、時隱時現的山嵐,我盡情地、貪婪地吸吮著,平地無法這麼簡單得到的乾淨空氣,很高興遵守這個約定的小小感動,帶給我這麼多平靜






收拾了大家跟自己的行李,再度穿越箭竹芒草群,加羅湖因為上次森林火災,四周遍佈乾枯、蒼白的白木林,映照在湖面上,感覺一份詭譎的氛圍,現在的重生與過去的死亡,就同存於咫尺間。







 


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

五百公里外的加羅湖畔

.



 訂婚前的單身派對來到500公里外的加羅湖,山路前的一段產業道路,路況雖好,硬梆梆的登山鞋走來,反而是一種折磨.



走了好久一段路途,來到加納富溪遇到好多同行山友,大家在此喘口氣,休息,吃從山下背上來的便當!!!





太久沒負重的走路,路途中,沒有放太多心思在拍照,只求盡力趕上大家的腳步


高聳的神木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貝多芬的大提琴


今天老同學(才十年,有點不算吧),說他最近在聽貝多芬,要我推薦一下


頭腦就冒出貝多芬的大提琴奏鳴曲,這個我一直很喜歡的曲目,我是不知道適不適合上健身房聽,不過有快有慢樂章,有一定的節奏感。高興時候聽,傷心的時候也聽,這五首大提琴奏鳴曲(包括早期兩首、中期一首、晚期兩首)中,有著較完整的一致性和音樂性格,顯現各時期不同的寫作風格。


上面是我想到比較簡單的解說,而且坊間一面倒推薦固定那幾個版本,不過我從頭到尾一直喜歡的一直是由大提琴大師托泰里耶&海德席克的大提琴奏鳴曲全集,是一種讓樂譜盡情歌唱的感覺,讓作曲家的意思能穿越時空傳達出來,少了學究跟奇怪的現代附庸的意義在裡面。沒有矯情的滑音,少了故意的陰鬱,音樂他就是音樂,大提琴家托特里耶這份貝多芬大提琴奏鳴曲,其精緻而歌唱風格的演奏常被拿來與同樣來自法國的傅尼葉和顧爾達或肯普夫相比,不覺得誰比誰好,只是傅尼葉晚年聲音有點濃,我覺得古典時期的東西還是清新點的好;海德席克成熟而風格圓熟清新的彈奏相襯,海德席克可是正統法國學院派的鋼琴家,聽過他佛瑞的夜曲,他的貝多芬同樣的清澈明亮。


Youtube一堆連接,同學,要聽哪一種,就看客官口味吧


托泰里耶


傅尼葉


 


 


2009年4月2日 星期四

行程Lag很大的阿里山櫻花


有關心今年阿里山花季的人就知道,LAG很大的是我們自己的行程,雖然預測花季可以持續到清明節前,不過週一上去的時候,櫻花只剩下一些頑皮的幾棵,還在那活蹦亂跳得盛開著


 


這幾年頂多只會到奮起湖吃便當,上到阿里山已經有五六年沒上來了沒什麼變,多了一家八顆星的咖啡店跟比較新穎的建築物步道大致還記得 雖然上來阿里山賞花是為放鬆心情,不過前一天猛發餅的我們加上花也謝的差不多,這次上山行,感覺是為往後探路用跟下週的嘉羅湖行暖身阿